□ 葉佩
我最近一直閱讀著余華先生的《在細雨中呼喊》。余華說,這部小說云集了他少年時期對人生的感受和理解。自此之后,他開始成長為那個大名鼎鼎的作家。
小說通過一個名叫孫光林的少年之口,講述了孫家三代以及和他們有關(guān)系的鄉(xiāng)親們,朋友們的生活,并由此展現(xiàn)了少年孫光林的成長,一個從小不被家庭重視的小孩,6歲被送給別人,12歲再次回到原生家庭,在似有若無的親情中小心翼翼地長大,他如履薄冰地尋找友情,他渴望和周圍建立聯(lián)系,但命運并不特定照顧誰。歲月就像是一臺石碾子,會把所有的沖突、不甘,連同憧憬、追求一起碾的平平整整。這部小說展現(xiàn)了人生的細膩與平靜,如同一場綿綿不斷的細雨,就像是在和一個多年未見的老朋友通宵聊天,在黑暗中聽他有一茬沒一茬地說著自己的過去,聽到最后你會猛然發(fā)現(xiàn),他說的似乎不只是他自己的一生,也是你的一生。我想,這就是偉大作家了不起的地方,通過書寫一個人的一生,能夠讓所有人都感受到,他們的一生都出現(xiàn)在這本書的某個片段里。
余華的文字有種帶著時光濾鏡的寬容與憂傷,書中描寫愛與恨、尊重與鄙視、恐懼與敬畏、憤怒與熱情的沖突,仿佛細雨中的呼喊一樣,觸目可見,觸手可及,讓人心碎又著迷。在這部書中,我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,從開始的模糊不清到最后的清晰可見。書中孫光林在朋友那里遭受屈辱后說道,“我不再裝模作樣地擁有很多朋友,而是回到孤單之中,以真正的我開始了獨自生活”。讀到這里,想起馬爾克斯在《百年孤獨》中說,“生命中曾經(jīng)有過的所有燦爛,終將需要用寂寞來償還。人生終究也是一場單人旅行,一個人的成熟不是你不善于和人交際,而是學會了和孤獨和平相處,孤單之前是迷茫,孤獨之后便是成長。”是的,我們終其一生都在追求極致和純粹,卻忽視了自己,忘記了人生最真實的存在——孤獨。人只有與孤獨為伴時,才能看清自己,沉淀自己,和自己相處,成為自己的朋友。這部書總是讓我忍不住走進過去的回憶中,看看那個曾經(jīng)年少的自己,有著虛張聲勢的驕傲與叛逆的自己,雖然那些驕傲與叛逆早已被歲月的石碾子碾得粉碎,但我依然小心翼翼將它們拾起,拼湊出一個更為完整且透明的自己。人總要學會讓自己變得透明,因為透明可以讓我們更清楚的看清自己,讓我們享受孤獨帶來的蛻變,透明是人生中一種必不可少的生活狀態(tài)。
余華的文字后勁總是很大,就像我曾經(jīng)年少時讀《活著》,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,主人翁富貴從頭到尾都是一個悲劇的人物,全篇我都在想,他都這么慘了,為什么還能堅持活著?《在細雨中呼喊》以第一人稱“我”的視角展開,好像我們每個人都是孫光林,去見證了他們的一生:父親、母親、兄弟、朋友、祖父……故事荒誕又令人唏噓。如果說余華的《活著》讓我懂得了什么是活著和活著本來就是一種沉重的背負,那么《在細雨中呼喊》則讓我對孤獨有了更為通透的理解。書中描寫國慶婆婆那段話,讓我數(shù)次停下來,內(nèi)心久久不能平靜。“直到很久以后,我才感到她其實并不可怕,她只是沉浸在我當時年齡還無法理解的自我與孤獨之中,她站在生與死的界限上,同時被兩者拋棄”。這是怎樣一種孤獨?或許是我現(xiàn)在不能感同身受的,不是被朋友和家人無視、拋棄的孤獨,而是被生與死拋棄的孤獨,看似遙遠冰涼,卻是我們每個人終將走向的孤獨,也是我們每個人不可回避的孤獨。
人生中的暴風驟雨并不常見,更多的都是像這樣的綿綿細雨,正因如此,我們才要學會在細雨中呼喊,做自己生命中孤獨的人生行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