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康市第一小學 廖琳
著名作家梁曉聲曾經說過: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現(xiàn)實家園,唯有書本可以構建一個精神家園。思來想去,我的精神家園,實在是因為書。畏懼人們用各種標簽形容或介紹我——“研究生、市一小”,那常常使我羞愧而難堪。自知平凡的我,清楚自己并不高尚,也不優(yōu)秀,人多的時候總選擇沉默,尤其面對名師、“高手”,自卑心理頓如毒草瘋長。唯有書,在浮躁之余時刻提醒自己走地踏實些,再踏實些。
書之一:給了我自信
和不少人雷同,我當教師很大程度是受了母親的影響。她是教書人,而且是深受學生和家長敬重的教師。她對待教學極其投入,與學生感情甚好。研究生畢業(yè)后,在老師、同學、長輩們關注的目光中,我回到安康,成了一名小學語文教師。
可能有“遺傳基因”?可能耳濡目染?我愛讀書的習慣很快在這一年里得到了回報。學生們與我無話不談,家長和我成為朋友。幸運的我一畢業(yè)就來到市一小,遇到好領導好同事。他們給予了我高度的信任,讓我參加征文比賽、演講比賽,而后又鼓勵我參加了更多教學展示和比賽……在一次次克服膽怯、戰(zhàn)勝自我之后,我感受到自信在一點點增加。
至今難以忘記忙碌的適應期的第一年,給了我足夠的時間去揮別過往,準備未來。在準備網課的日子里,我學到了許多專家、名師的指導課。我無法一一盡述他們的姓名,但我已將他們深深鐫刻在我的心版上。他們的神情、動作和話語,在我的腦海依然清晰。每一回失敗,因為有他們的理解和鼓勵而不覺苦澀;每一次成功,因為有他們的信任與分享而倍添喜悅。是他們無私的關愛和打磨,使我在痛苦中流著幸福的淚長大了。
“愛在左,同情在右,走在生命的路上,隨時撒種,隨時開花。”因為書,我得以滋養(yǎng)得以成長。在書中,我學會了如何去愛。在與前輩教師交往的過程中,她們直言不諱,愿意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聽課、探討,愿意奉獻出自己精心設計的教案,熱忱歡迎我們隨時到教室聽課交流,希望看到我們很快成長起來,為我們的成功和進步喝彩……與她們攜手同行,共同成長,從書中,我感受到愛的動力。
書之二:讓根在課堂
有人問:“如果讓你重新選擇,你還當老師嗎?”我不假思索——為什么不?每天看著背書包的孩子們,聽著他們快活的笑聲,心就癢癢;每天與書為伴,何樂而不為?耳畔總有聲音在呼喚:“教書吧!”課堂以其巨大的磁場將我吸引,孩子們無邪的眼睛讓我眷戀。于是,我走上講臺,始終工作在語文教學教研的第一線,承擔語文學科正常教學。
我告訴自己:我恐怕只能教書。我知道,學生和我的喜怒哀樂緊緊相連,講臺才是我綻放生命與才情之花的所在。有人不屑:“當教師空間小、眼界窄。”即便如此,我寧愿選擇單調、貧乏。更何況,教師生涯本不單調,更不貧乏。有人質疑:“你那么喜歡當老師,不就是喜歡那種高高在上的權威感覺嗎?”我搖頭:非也。這不是我追求的境界,我的課堂也不是這般景象——學生是我的朋友,我們一起辯論,唇槍舌劍,面紅耳赤;一起改編、表演課本劇,課堂異彩紛呈;一起朗讀,書聲瑯瑯,情意切切;一起分享糾正不規(guī)范用字,一起討論熱點新聞事件,一起寫詩,讓語文和生活的外延更加接近……學在一起,玩在一起,其樂融融,這一切都源于書。
我珍藏這樣一份禮物——一紙素雅的信箋上,頗見功底的鋼筆字工工整整地寫著這樣一首無題小詩:贈廖琳。“你說你,約我,你在書本大的玻璃窗外,等我,/陽光從午后焦急地,斜斜落,你沒有打斷我,也沒有告訴我,就因同出中文系,你便相信我,會不會有錯?/從此遠赴西北,人世蹉跎,請帶上我。”
這是畢業(yè)于廈門大學的碩士生導師周海琳,親手為我書寫的。她把我的姓名嵌進了詩中!她稱不上詩人,但這首詩卻叫我霎時哽咽。
我珍藏這樣一份禮物——那是一位臺灣的古稀學者寄來的賀卡:“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。”這是祝福,也是“良方”,讓我可以忘記年齡的增長,可以忘情地和學生們一起讀書。
我珍藏這樣一份禮物——那是用橡皮泥裝飾的瓶和罐,色彩艷麗協(xié)調,孩子們純手工制作的小書煞是可愛。孩子們在手工課上的精心制作取得了優(yōu)異成績,將它贈予我,并囑我“好好保護”,他們在提醒我小心呵護幼嫩的童心。
這樣的禮物,我擁有很多。能成為學生喜愛的老師,是我最大的心愿。懷揣沉甸甸的愛,書也時刻提醒自己走地踏實些,再踏實些。
書之三:因為充電不輟
我愚笨,麻將、唱歌、跳舞統(tǒng)統(tǒng)不會,每每被人打趣“不會生活”,但我不以為然。我的生活里有書。為能更好地站在講臺,我邊教書邊讀書,啃下漢字學“硬骨頭”,心里別提有多開心。篤信“勤能補拙”的我,業(yè)余常常閱讀教育教學雜志,從中汲取營養(yǎng),心里幻想著能有一個學習的機會該多好。這樣的機會果然來了,培訓時間雖不算長,但品味各位名師的文化積淀,經歷從未經歷的學術高峰體驗,接受全新教育思想的洗禮,更提高自我反思、自主發(fā)展的能力,令我受益良多——
余文森教授闡述新課程與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,深刻剖析當前課改存在的問題,對我們提出學科帶頭人專業(yè)素養(yǎng)方面的要求。劉良華博士以敘事研究和有效教學為關鍵詞,強調以敘事研究為中心開展真正的校本研究,以“教學敘事”表達校本教研成果,啟發(fā)我們學會反思,讓自己的雙目變得明亮而敏銳。張華教授深入闡析研究性學習與生活、教育與生活的關系,不僅談教育,更蘊涵哲學思辨,散發(fā)著濃濃的人文氣息……
博學的專家,精彩的講座,核心我想是共同的,那就是教師的發(fā)展!深深的啟迪打開一扇扇敞亮的窗,將我心中的火焰挑得更旺了。我相信,只有“厚積”才能“薄發(fā)”。于是,工作之余,我閱讀“大家”,用思想把心填滿——
讀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四大支柱》,使自己更加清醒地認識:教師的教育思想、教育智慧、專業(yè)精神、專業(yè)人格,是骨干教師應具備的四大教育素養(yǎng),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四大支柱,缺一不可!
讀《我的教育理想》,朱永新先生洋溢著詩意與激情的教育暢想,充盈著睿智與深思的“杏壇論語”,令我猶如置身“理想學校”,成為“理想教師”,與“理想校長”、“理想學生”、“理想父母”共同度過生命中美好的教育時光。
讀《教學機智—教育智慧的意蘊》,領略馬克斯•范梅南教授的教育思想精髓——“教育的智慧性是一種以兒童為指向的多方面的、復雜的關系品質。”誰掌握了這樣的品質,就贏得了教育的主動權。
讀《竇桂梅與語文教改的三個超越》《韓軍與新語文教育》,品味一個個鮮活生動的案例,欽佩他們如此年輕就有了這般令人矚目的成就,感動于他們銳意教育教學改革的熱情與執(zhí)著。于是,默默對自己說:“努力吧!”
書之四:享受筆耕之樂
一直喜歡寫點東西,寫源于讀。學生時代“為賦新詞強說愁”,工作了,學著寫教學隨筆和論文。參加工作的第一年,陸續(xù)獲得了高新區(qū)論文評比三等獎和市優(yōu)秀論文一等獎。對我來說,真是莫大的鼓舞。雖說它只占了教育版一塊不大的地方,卻足以令我振奮不已。
教學之余,我用筆記錄像,進行敘事研究,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是否符合新課程的理念,是否從學生的需要出發(fā),是否為學生的成長奠基……
帶著理念,投入實踐,我參與了《“三全育人”視域下小學班主任工作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研究》《德育在小學低段勞動教育中有效滲透的策略研究》等課題研究,在行動中反思,在反思中實踐。一份份課題研究報告、一篇篇案例、一個個數(shù)據、一本本小文的問世,是我行動研究的記載與成果,見證了我在反思中成長的足跡。讀書使我快樂,“吐納”之間給我更多前進的動力。
如今,我和同伴們一樣,在課堂教學網上用文字記錄所思所感,細細碎碎卻也敝帚自珍。網絡上多了一個讓自己牽掛的屬于自己的角落。往來于同伴們的微信公眾號,欣賞、贊嘆、佩服,讀他人的文章,在閱讀中受到啟發(fā);讀他人的留言,在感動中堅定將教學做下去并做好的決心。相信“沒有石破天驚,但能滴水穿石”。就這樣一路走來。“再回首恍然如夢,再回首我心依舊”——我的想法一直都很簡單——做一個簡單的讀書人、教書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