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訊員 劉效廉
劉交美,人如其名,面容姣好,陽光開朗,辦事干練。其實,貌似都市白領的劉交美已經干了五年村干部,如今是紫陽縣高橋鎮(zhèn)權河村黨支部副書記。
劉交美于2016年到權河村工作從事文書工作。2019年11月,在脫貧攻堅收官之戰(zhàn)的關鍵時期,劉交美擔任權河村黨支部副書記,負責村上脫貧攻堅檔案資料和黨建等工作,并包聯(lián)權河村三組24戶貧困戶。盡管事務繁雜,但她以極強的事業(yè)心和責任感投入工作當中,事無巨細,一絲不茍。
權河村六組低保貧困戶馮勝秋是劉交美的包聯(lián)對象。馮勝秋的兒子馮仁順常年在外務工,兒媳嫌家里窮出走多年。去年9月,馮勝秋在集鎮(zhèn)安置點的新房面臨裝修入住,馮仁順只寄了5000元錢回家。馮勝秋夫婦都是殘疾人,語言溝通不方便,拾掇新房的事自然就落在幫扶責任人劉交美的頭上。她拿著有限的資金,幫馮勝秋夫婦購買床、烤火爐、窗簾、鍋碗瓢盆、油鹽醬醋等生活必需品。最后實在不夠,她自己還貼了幾百塊錢。為了節(jié)省支出,她幫馮勝秋的新家清理裝修垃圾,找來親朋好友幫忙搬東西、組裝家具、打掃衛(wèi)生。
跟馮勝家里情況一樣,貧困戶馮勝澤年老體弱。馮勝澤家里養(yǎng)殖了少量的蛋雞,以前賣雞蛋要到10公里以外的集鎮(zhèn)上去,一個來回車費就得20元。劉交美自從包聯(lián)他們家以后,常年購買馮勝澤家的土雞蛋等農產品,并為他代賣。貧困戶謝維才家中靠種養(yǎng)殖一些農副產品維持生計,今年夏季刮大風,幾畝地玉米全讓風吹倒了,幾乎絕收。劉交美得知后,立即向鎮(zhèn)民政辦報告災情,并替謝維才家申請到3000元的臨時生活救助。
每到新學期開學,她要摸清全村一百多名學生在哪個學校上學,一一核對教育扶貧政策落實情況,確保萬無一失。因為工作繁忙,她的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卻很少照顧。大多時候,她早上把孩子送到學校,再到8公里以外的村委會上班。孩子下午放學時,她還在村上工作,只能委托親戚幫忙把孩子接回家。
“劉交美的思路非常清晰,尤其是村級扶貧信息管理工作干得好,與全縣133個貧困村相比,都是排在前列的。”紫陽縣脫貧辦常務副主任哈紅黎說。五年來,劉交美始終以良好的精神狀態(tài)、飽滿的工作熱情高效開展著結對幫扶、扶貧信息管理、公文處理、后勤保障等工作。由于工作業(yè)績突出,她多次被高橋鎮(zhèn)評為先進個人,2020年還被紫陽縣婦聯(lián)評選為“巾幗建功標兵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