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訊員 黃義 李孟陽
“咱們村里要設監(jiān)測檢查點,車輛、人員如何安排?監(jiān)測點設在哪兒?安全如何保障?”在村委干部因車輛問題一籌莫展的時候,“亮叔”出現(xiàn)了。
“亮叔”本名祝恒亮,今年64歲,嵐皋縣四季鎮(zhèn)木竹村2017年脫貧戶。在村民的印象中,他是個熱心腸,凡事“有求必應”。新冠肺炎疫情發(fā)生以來,一向熱心的祝恒亮勇當抗疫先鋒,成了木竹村疫情防控監(jiān)測點的一線防疫志愿者。
“我家是進村第一戶,就把點設在我家門前,我來值班。”1月25日,正月初一,“亮叔”主動來到村活動室告訴村支書,希望加入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隊。村委同意后,第二天一大早祝恒亮就參與到疫情防控值班值守工作當中,堅守在抗疫一線,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,為進出人員測量體溫、做好信息登記,這一干就是20多天。
一場大雪籠罩了嵐皋縣。寒風凜冽,氣溫驟降,值班人員連續(xù)工作都很疲憊。這個時候,依然是“亮叔”站出來:“天太冷了,你們都回去休息,夜班我來。”木竹村村支書周發(fā)軍告訴筆者,祝恒亮患有內風濕關節(jié)炎,不能受凍,本不批準讓他在寒風里值班,但祝恒亮態(tài)度堅定,只好依他。
由于連日執(zhí)勤值守,泡面對一線工作人員來說都是家常便飯。祝恒亮思前想后,主動提出將自己家作為村疫情防控就餐點,妻子馬宗鳳也響應丈夫,主動站出來擔任防控點的“大廚”。
疫情嚴峻,多人在一起就餐無疑增加了傳播風險,馬宗鳳并沒有退縮,堅持每天準時“上班”,實行分餐制,餐前餐后將碗筷細致消毒。馬宗鳳說:“也就是多幾道工序,只要大家吃得安心,我就開心了。”
“你們兩口子真是心細,每天值班能有一口熱飯熱菜,心理上身體上都舒服!”大伙紛紛表示。
“‘亮叔’是個熱心人,更是一位勤勞致富的莊稼漢。”幫扶干部余倩告訴筆者。祝恒亮家共3口人,2013年因病致貧。雖然老兩口都患有慢性病,卻十分勤勞,從來沒有想過“等靠要”,一心只想勤勞致富,家里喂了3頭豬、50只土雞,家庭年均純收入2萬余元,2017年,祝恒亮一家順利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。
在疫情籠罩的寒春里,祝恒亮主動請纓站在防疫第一線、為值班人員提供就餐場所,在助力該鎮(zhèn)疫情防控的同時,也鼓舞了更多的群眾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當中。
“政府幫我脫了貧、致了富,現(xiàn)在疫情這么嚴重,國家有難,我必須要站出來出一份力,都是應該做的,一點都不辛苦,不辛苦……”“亮叔”邊忙著做邊說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