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訊員 伊揚琦
8月27日上午,伴著難得的清涼,漢陰縣蒲溪鎮(zhèn)干部、市場監(jiān)管局干部、響洞河村縣政協(xié)辦、縣招商服務中心、勝利村、盤龍村干部一行二十余人前往蒲溪鎮(zhèn)響洞河村現(xiàn)場查看了太子參采收情況,隨后在村委會進行了座談。
“從合作社招人打地、薅草的時候我就來干活了,播種、采挖,只要有時間我都來干活兒,每天80塊錢,光這個季度我就干了40多天,賺了3000多塊,年底合作社還給分紅,感謝黨和國家的好政策,真的是越干越有勁,做夢都要笑醒。”在采收現(xiàn)場,響洞河村三組貧困群眾陳啟富說。
座談會上,響洞河村花韻合作社負責人石德華介紹說:“村上以三委班子牽頭成立了集體經濟合作社,通過社員大會及實地調研最終確定了發(fā)展太子參產業(yè),全村共計種植太子參40畝。按照種子10元一斤,每畝地需要80斤種子左右,再加上種植、除草等管理人工費用每畝2500元左右,化肥需要每畝150元左右,加上土地流轉費、土地平整費等總費用在4000元。而我們每畝可產太子參800-1000斤,每斤10元,畝產純收益大概是4000元,40畝就是16萬元。這個收入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。”
漢陰縣蒲溪鎮(zhèn)屬于高海拔地區(qū),早晚溫差大,農作物產量低,響洞河村因地制宜發(fā)展太子參產業(yè),一方面流轉土地、引導貧困勞動力務工,拓寬群眾增收渠道;另一方面也是“三變改革”的有力探索,為帶動全村以產業(yè)致富開了一個好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