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 唐正飛
作為安康文化的符號之一,安康土陶是安康勞動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蓋盆、酸菜壇子、黑碗、黑陶鍋、酒缸、酒壺等餐、炊、茶、酒器具生活用品,均有其身影。土陶鼎盛時期,制品種類達百余種。
安康土陶歷史悠久,至今仍保留著傳統(tǒng)的制作工藝——兩根細木棍、一截木頭、一根細鐵絲、一個轉盤、幾塊木板和若干托盤,這就是安康土陶制作所需的工具了。工具雖然簡單,卻凝聚著一代又一代制陶人的夢想。
張正滿:從小聽慣了父輩們摔泥巴的聲音
提起安康土陶,不得不提到盆盆窯。盆盆窯位于漢濱區(qū)新城辦境內的S308安平路旁,在上年紀人的記憶中再熟悉不過了。在那個工業(yè)欠發(fā)達的年代,廚房用的面盆、酸菜壇子、碗,喝茶喝酒用的壺、酒罐、酒杯,起夜用的尿壺都出自這里。
張正滿、張正鳳兄弟倆就是盆盆窯土生土長的土陶手藝人,從小聽慣了父輩們摔泥巴的聲音,早已知曉了在轉輪盤上泥團的輕重和關于土陶的無數(shù)個傳奇故事。
張正滿說,安康的土陶大多是黑陶,之所以稱之為黑陶,是因為其通體黑色。和別的土陶相比,在燒制的最后一個階段通過滲碳工藝,讓窯內燃燒的木炭熄滅產(chǎn)生濃煙,有意讓煙熏黑,從而形成黑色陶器。盆盆窯是黑陶的一種,安康當?shù)氐耐撂帐炙嚾瞬⒎峭林莵碜杂诤甭槌。有著土陶手藝的張氏祖先,迫于生計離開了土陶原料土所剩無幾的故鄉(xiāng),一路向北在盆盆窯附近發(fā)現(xiàn)了能夠制作土陶的原料土,便在此憑著手藝安身立命,一代代繁衍下來。
盆盆窯選料講究、做工精細、品種單一,是一種低溫陶器,從選土到制胚,再到燒陶,十道技藝工序,從采集陶土到陶制品完成要歷經(jīng)一個月左右。
張正滿主要做的是盆。在他的操作間內,一張簡易的案板上,張正滿正在用力地揉著泥。時不時挑出夾雜其中的大顆粒石子,或撒上細沙草木灰混合物繼續(xù)揉合泥土。待手中的泥團和熟了,張正滿隨手拿起放在一旁的細鐵絲,分出一小塊泥土,坐在自己坐了幾十年的工位上,不斷地拋翻直至不規(guī)則的泥團變成球狀,再雙手用力一甩泥塊,球狀的泥團在轉盤上變成了半球狀。張正滿開始轉動轉盤,借著慣性熟練用雙手掌心拍打,接著換掌心為半握拳,一手轉輪盤一手在厚餅狀的泥團中砸出一個盆狀的雛形。啟動電動輪盤,隨著輪盤的高速運轉,張正滿單手伸向旁邊的水盆,拘兩小捧水,待盆壁都完全沾上水,便開始了雙手塑形。在張正滿的手中,原本盆狀的泥團變成了直筒狀、倒扣碗狀,再由倒扣碗狀塑為直筒狀,撿起水盆中一截光溜溜的柏木木頭將盆底壓平后,雙手沾水使盆內外壁光滑平整,便開始塑盆邊成型,然后,才拿到院壩晾曬。當制作好的土坯由土棕色變成土黃色的時候,張正滿就會將其收起來,然后燒制。燒窯火候掌握至關重要,火候不到就不是土陶了,燒得過了也會變形甚至還會開裂。
“比起以前,現(xiàn)在的定制需求更突出一點,事先根據(jù)客戶的需求制作不同的土陶制品。輕便的不銹鋼、塑料產(chǎn)品取代了有一定重量的安康土陶制品……”這種被使用了上千年的安康土陶器具數(shù)量正在驟減,張正滿介紹說。
張正滿兄弟倆已是盆盆窯的第五代土陶手藝人,也見證了盆盆窯的輝煌與現(xiàn)在的低迷。建國初期,國家鼓勵農(nóng)民傳幫帶,成立互助組,盆盆窯附近便建起了主要制作面盆、蓋鍋盆、泡菜盆等的黑陶制作窯。當時,黑陶產(chǎn)業(yè)頗具規(guī)模,遠近聞名,后成為地方國營企業(yè)——安康黑陶制作廠,吸納本地有制陶手藝、有勞力、有興趣的人入廠,最多的時候工人近百人。鼎盛時期,盆盆窯約有70口窯。每年產(chǎn)量達10萬余件,產(chǎn)值萬余元。1988年,改革的春風吹到了安康,經(jīng)濟市場活躍了,很多人不再留戀這個又臟又累的行當,謀尋其他門路。如今只剩下兩家,年產(chǎn)量萬余個。
眼看著自己該“退休”了,面對記者的提問:“哪些人可以傳承你的衣缽?”張正滿笑呵呵地說:“只要愿意,誰來學都行。”
張勇:跟著父親與軟乎乎的泥巴打交道
1980年出生在黑陶世家的張勇,2014年從年邁的父親手中接過現(xiàn)在的黑陶作坊,距今已有5年了。談起自己是怎樣走上黑陶這條路的,張勇是滿滿的回憶。
“我從小就圍在父親的旁邊打下手。上學后,一放假就給父母幫忙;初一時,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個土陶制品。畢業(yè)后,看著鄰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向外謀生的時候,我也跟著外出務工的人流,到天津、廣東服裝車間,進學校經(jīng)營食堂,最終還是依然回到盆盆窯,跟著父親與軟乎乎的泥巴打交道。”張勇說,對于承傳父輩的土陶手藝也是在各種“機緣”共同作用下完成的,用張勇自己的話說,“上學不多,就是一大老粗,別的手藝又不會,出門創(chuàng)業(yè)難,土陶制作相對簡單,父輩們的客戶比較可靠、收入相對穩(wěn)定。”
土陶制作看起來對于從小耳濡目染的張勇來說比較簡單,但是從零學起就不是那么容易了,每一個操作都是細節(jié)、每一道工序都有技巧,而任何一個地方出現(xiàn)錯誤都可能失敗。張勇不放棄每一個細節(jié),反復練習、揣摩,經(jīng)過三年努力,終于可獨當一面。2014年春天,張勇從父親手中接過土陶“衣缽”。自此,張勇就“主刀”盆盆窯,父親退居“二線”,母親、妻子打下手。
張勇主打產(chǎn)品是蓋盆、酸菜罐罐、黑碗和用于喪葬燒紙錢的“孝子盆”,他也嘗試過創(chuàng)新“新花樣”、拓展土陶種類,但無人問津只有作罷?蛻綦娫捖(lián)系,或者親自上門訂貨,他們按著客戶給的規(guī)格尺寸,燒制完成后,通知客戶上門拉貨,或者找車代發(fā)。
雖然目前產(chǎn)量供不應求,張勇也打算過引進機械,擴大生產(chǎn),但由于所居住的地方屬于城市規(guī)劃區(qū),可能隨時面臨拆遷,加之規(guī)模化的生產(chǎn)需要大量的黃土,眼下也沒有合適的場地。只能是僅著現(xiàn)有的院壩進行小規(guī)模生產(chǎn)。對于收入,張勇自己算起了賬。天氣好了一個月能燒一到兩窯,一窯能燒五六百個,一年按10個月算,至少1萬多件。在張勇處定制土陶制品的除了全市各縣區(qū)外,當然也會有鄰近省市的客戶下的大訂單。但“愁作不愁賣”的張勇,只能優(yōu)先供應老客戶和市內各縣區(qū)客戶。
黑陶的燒制不受季節(jié)影響,但雨水過多曬坯、燒制都有影響。要想發(fā)展,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面對盆盆窯土陶制作的未來,張勇感慨道:“到我這里算是接上了,可能在我這兒也就結束了。”
傳承:守護黑陶制作的星星之火
相比于出生土陶世家的張正滿兄弟、張勇,1986年出生的來顯軍算是新手。自幼酷愛泥巴,但都是“自娛自樂”,直到上了小學二年級時,隨著父親到漢陰縣蒲溪鎮(zhèn)的陶瓷廠批發(fā)壇子,才有了壇子是用泥巴燒制成的“重大發(fā)現(xiàn)”。從安康第二師范學校美術教育專業(yè)畢業(yè)后,來顯軍的第一份工作是做幼教,后到深圳打工,再到廈門一陶器廠做陶笛。來顯軍發(fā)現(xiàn)自己兜兜轉轉,還是回到了自己酷愛的土陶上。
來顯軍在校期間,泥塑技藝獲得泥塑藝人季夏的傳授指導,擅長泥塑人物肖像的創(chuàng)作,這為他傳承制陶技藝奠定了基礎。通過多年不懈努力,來顯軍在不間斷地反復練習和實踐中,逐步熟練掌握了制陶的選料、塑型和燒制的核心技藝,能夠將脫胎泥塑和直接塑造以及素泥和彩繪的技巧,嫻熟地運用到作品的創(chuàng)作中。他的作品以石梯黃泥為原材料,制作出實用性土陶燒水壺、茶器、酒器,觀賞性陶塑藝術等。2013年,來顯軍成立漢水瓷藝術工作室,2016年,其工作室被命名為漢水土陶制作技藝傳習所,他本人被確定為市級漢濱泥塑代表性傳承人,致力于挖掘、保護、傳承制陶技藝。
十多年來,來顯軍醉心于制陶技藝的傳承與創(chuàng)作,付出了很多心血和汗水,也遭受過各種各樣的非議,有人說他傻,不務正業(yè),整天跟泥點子打交道,沒出息;還有的人說他虛度青春,不會掙錢。他也曾動搖過,但他熱愛陶藝,也是漢濱泥塑制作技藝年輕一代的傳承人,他說:“我要力爭做一名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技藝的傳承者、傳播者,讓更多人通過漢濱泥塑了解安康人文故事,讓漢濱泥塑成為安康文化的一張名片。”
與來顯軍一樣,肩負陶藝傳承使命的張國慶,一直致力于實用性陶器的恢復和研制工作,他針對陶器硬度不夠、容易漏水等問題進行了創(chuàng)造性革新,研制出物美價廉的陶杯等新型實用陶器。張國慶說,他一定要把龍山黑陶的實用功能恢復成功,這樣不僅能激活制陶手藝,更好地傳承黑陶文化,也能讓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遺產(chǎn)更好地造福后人。
“現(xiàn)在的年輕人都不喜歡干這個啦,跟著我學的都是40多歲的中年人。”說到這里,張國慶顯然有些失落:“他們不喜歡,覺得干這個掙不到錢。”
為了不讓這門手藝斷在自己手里,張國慶廣收學徒,不遺余力地教授技藝,還將陶瓷廠的收益拿來激勵他們好好干下去,甚至“強迫”自己的女兒學習這門手藝。在他的帶動下,女兒和侄子在工作之余也常常學習制陶技藝,并有望成為下一代傳承人。
張國慶說:“我這一輩子也沒別的想法了,只能干制陶這一件事兒啦,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把老祖宗留下的技藝發(fā)揚光大!”
延伸閱讀:
安康黑陶與中國陶藝文明的開啟是同步的,考古發(fā)現(xiàn),早在7000年前的前仰韶李家村文化時期,漢江兩岸自石泉縣馬嶺壩至旬陽縣構元,長約300公里的范圍內,均有陶器的出土,據(jù)民國三十年安康魯論先生在《重續(xù)興安府志》中記載:“安康又以虞舜曾陶漁于河濱而窰業(yè)最多,磚瓦、石灰窯為各縣共有無論矣。而土壺以之煮茶烹茶,其味醇芳,較金石者為良。”據(jù)此可見,自從先民們燒陶的煙火燃起,安康土陶技藝一直延續(xù)到了今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