羽絨服是冬季里必不可少的,三九天里,一些市民購買“加厚”羽絨服抵擋寒潮,誰料穿上后依然不暖和。究竟是天氣太冷,還是自身選購羽絨服進入了誤區(qū)?聽專業(yè)人士怎么說。
13日,家住西安小寨西路的市民曹女士說,最近幾天家里暖氣不熱,穿著毛衣和羽絨服都感覺冷,出門在外更是瑟瑟發(fā)抖,前幾天重新買了一件“加厚”羽絨服,摸著羽絨挺多,可穿著感覺還不如原來那件暖和。不知道是自己剛買的這件羽絨服質量有問題,還是身體出問題了?
小寨一家大型商場工作人員羅女士說,像曹女士這種特意選購“加厚”羽絨服的顧客比較多,但還有一部分顧客則專門選擇體積小、重量輕,可以壓縮放在背包里的羽絨服。從多年銷售羽絨服的經驗來看,她覺得,羽絨服不見得含絨量越高就越好、越厚越暖和、摸上去沒有羽毛梗質量就更好。
對此,省纖檢局一位檢測人員介紹,人們通常選購羽絨服會陷入絨多、厚重、沒毛梗的誤區(qū)。按照羽絨服裝的國家標準規(guī)定,羽絨服裝必須標明羽絨種類、含絨量和充絨量。一般消費者選擇70%—80%的含絨量就能滿足需求。不是充絨越多、衣服越沉,羽絨服就越保暖。因為隨著填充密度的增大,通過填充料傳導而損失的熱量也會增多。提高羽絨填充物的蓬松度才是提高保暖性的關鍵,這就是為什么近年來市面上一些輕型羽絨服,保暖效果也很好的原因。
檢測人員說,優(yōu)質的羽絨含有一定限度細小的毛梗是很正常的,如果摸上去特別柔軟,一點梗都摸不到,這樣的產品要謹慎購買。判斷羽絨服的好壞,要一看、二摸、三按、四拍、五聞、六掂。就是要看有無產品質量標簽、檢測報告等,質量好的羽絨服摸起來手感柔軟,有細軟的羽毛梗但不多;用手按壓羽絨服,松開后迅速回彈恢復原狀,說明羽絨的蓬松度良好。用力拍一拍,如果有羽絨跑出來,說明布料防鉆絨性差,會越穿越薄。仔細聞一下,如有明顯異味,就有可能填充了劣質羽絨,建議不要購買。掂一掂羽絨服的重量,相較而言,重量越輕、體積越大的越好。
三秦都市報記者趙麗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