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 柯賢會
每到金秋,安康城里便彌漫起了醉人的桂香。行走在街頭,隨處可見枝丫上、綠葉中探出米粒兒大小的桂花兒,如同秋的金童玉女,排排串串,美麗而不張揚,渺小而不寂寞,演繹出一幕幕“繁花似錦”。花蕊中綻出的幽香,沁心入脾,直入胸腔,讓人在這濃得化不開的花香里沉醉,細細品味這秋天的“體香”。
然而今年秋天到了,滿街的桂花卻是遲遲不開,似乎忘記了季節(jié)。中秋之后的某個日子,一場淅淅瀝瀝的秋雨,不期而至。一天,不經(jīng)意間注意到了這些桂花樹,滿滿一樹樹花骨朵兒,細小淡黃的花苞,含苞待放。點點滴滴的秋雨,擊打在花苞上,花苞更加嬌嫩了,稍不注意就會同雨滴滾落下來一般。
淡淡桂花的香,沁透我的心房。一段段歡樂的記憶,在腦海蔓延,就像這些桂花的香一樣,早已沁透在我的心房。
老家院子后有一顆粗壯的桂花樹。小的時候,這棵桂花樹是我最忠實的伙伴,陪著我度過了多少個金秋,我也記不清了。當桂花快要開放的季節(jié),奶奶就告訴我離中秋近了。奶奶說,這桂花是月宮的寶樹,在沒有過中秋節(jié),是不能夠采摘的。否則就得罪了月宮仙子,來年就不開了。那時候我什么也不懂,對奶奶的話語是深信不疑。后來我才知道,這是奶奶為了桂花開得更鮮,左鄰右舍共享芬芳而設(shè)下的善意的謊言。
小時候的盼望很簡單,沒有過多的奢求,無非就是八月十五中秋節(jié),能夠吃到饞人的桂花酥。在那個物質(zhì)極其匱乏的時代,沒有滿目琳瑯的商品,也沒有各式各樣的中秋月餅。無論多忙,在這天,奶奶總會讓我在屋后的桂花樹上采摘新鮮的桂花,用來做桂花酥。
桂花酥的制作極其講究,工序復(fù)雜。奶奶把采摘下來的桂花用篩子篩,留下篩子里面的是能用的,篩下的則是次品,是不能夠做桂花酥的。篩選之后放在蒸籠里蒸,再加糖腌制幾個小時,放在蒸饅頭的面里,用力揉搓,使面變糍粑。再包上花生仁、冰糖、芝麻、紅棗等餡兒,放在做月餅的模具里放入烤箱烘烤,10多分鐘便可出爐。桂花的芬芳撲鼻而來,想想都讓人流口水。吃上一口甜而不膩,酥而不干,脆而不硬,口舌生香。奶奶是十里八鄉(xiāng)聞名的做桂花酥能手,要是在這季節(jié)趕上做壽嫁娶的,非得請上奶奶做上一道桂花酥的名菜,奶奶也為此自豪了一輩子。
后來我走出了老家,遠離了奶奶,在異鄉(xiāng)漂泊。吃過了很多的桂花酥,有中西結(jié)合的,也有是原始制作的。但始終吃不出奶奶做的桂花酥味道,奶奶的桂花酥是我童年的歡樂,是我童年的回憶,更是奶奶一串串愛的結(jié)晶。
淅瀝的秋雨還在繼續(xù),好像沒有停息的意思。滿街的桂花樹開花了,完全地開了,和老家我那顆桂花樹上開出了淡黃色的桂花一樣芳香迷人。
一天中午,當我再次步行回家,看到被陣陣秋雨擊打的桂花落滿城市的大街小巷,如同一道道金色銀色的地毯,讓人目不暇接,同時散發(fā)著淡淡的幽香,讓人迷醉,我知道,這里面有另外一種色彩和味道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