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 寇峰
網絡謠言沒有固定的定義和概念,漢語中謠言的定義是:沒有事實根據的消息。隨著時代的發(fā)展和技術的進步,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,但獲得的信息卻越來越碎片化,尤其隨著近幾年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(fā)展,在智能剪輯、AI換臉、合成配音等多種技術手段加持下,部分網絡謠言效果逼真,視覺沖擊大,傳播內容半真半假,比那些“一眼假”或者純粹亂寫的謠言可信度更高,這讓網絡用戶很難分辨這些謠言的本質,如果再加上一些可能會引起“共情”的語言誘導,這些謠言很容易傳播開來。
近幾年的網絡謠言有這么幾個特點:1、謠言傳播存在信息繭房現象,在特定范圍內廣泛傳播,例如養(yǎng)生類謠言容易在老年群體的微信群、朋友圈傳播。2、隨著AI智能技術發(fā)展,部分新媒體從業(yè)者使用AI技術手段生產信息或生成二級頁面,AI生產的信息綜合性強,但用詞造句不嚴謹,容易產生誤解誤讀,這些謠言主觀故意性不強。3、自編自導,編造劇本,打造人設,賺取流量,獲得利益。4、危言聳聽,編造容易引起社會關注的虛假信息或熱點信息,博取眼球。
謠言的內容和傳播方式在變化,要有效抵御網絡謠言的侵害,我們需要增強自身的判斷力。首先看到聳人聽聞的信息,先看看信息來源,如果是自媒體信息,那么第一時間要多找?guī)讉渠道去驗證,多看看黨媒發(fā)布的權威信息,這些渠道的信息比較嚴謹,可信度高。第二信息分享轉發(fā)一定要謹慎,不要看到什么“重大消息”“第一手資料”等就第一時間轉發(fā)分享,要謹慎分辨信息真?zhèn),不確定的信息不分享轉發(fā),先讓“子彈飛一會”,這樣就不會助長謠言的傳播。第三看到一些煽情或者明顯帶節(jié)奏的短視頻,一定要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,理智客觀地看,不要盲目不自覺地被人帶了節(jié)奏。第四則是“老生常談”,多讀書多看報,增強自身的知識儲備,知識越多,自身的辯證思維就越強,謠言則不攻自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