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 王巖
“夢到長安三萬里,海風(fēng)吹斷磧西頭。”三萬里長安是繁榮空前的盛世,更是盛世家國中的理想。電影《長安三萬里》的爆紅,在于其奏響的是從盛唐到當(dāng)下,一代代逐夢人的贊歌。今日之中國坐落在比長安更昌隆的河山,黨員干部更要全力以赴,以實干的步伐、昂揚的姿態(tài)、堅定的信念奔跑在屬于自己的“人生三萬里”。
以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堅韌踔厲奮發(fā),行奮斗萬里!堕L安三萬里》是詩人們逐夢的故事。高適是落魄的世家子弟,他早年家境貧寒,飽經(jīng)風(fēng)霜,中年報國無門,仕途坎坷,直至知命之年才大展宏圖,扶搖而上。他嗟嘆過“不知天下士,猶作布衣看。”卻也振奮著“圣代即今多雨露,暫時分手莫躊躇。”不鳴則已,一鳴驚人;不飛則已,一飛沖天。成功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,唯有扎根“主陣地”,堅守“來時心”,挺直“實干脊”,才能咬住“奮斗巖”,扛住“挫折風(fēng)”。成功對實干家不會吝嗇微笑,勝利早已將奮斗者記錄在冊,堅持到底,終有守得云開見月明的一日。
以“長風(fēng)破浪會有時”的豁達(dá)乘舟揚帆,行自信萬里。理想之路連綿漫長,而信心始終為前行源源不斷地提供力量。想要行穩(wěn)致遠(yuǎn),就要在面對工作時有“我?guī)ь^”的自信,爭先創(chuàng)優(yōu),以自身才干為工作提效率、為事業(yè)注活力、為發(fā)展添動力。在面對困難時有“我能上”的自信,沖鋒在前,到田間壩上滾一趟“泥地”,俯身傾聽群眾的脈搏,在黃土上摔打一身“銅皮鐵骨”;替鄰里鄉(xiāng)親理一回“亂麻”,沉心靜氣梳理矛盾、化解沖突,在“火藥味”里練就一口“伶牙俐齒”。在面對責(zé)任時有“我來扛”的自信,擔(dān)當(dāng)作為,干事?lián),是干部的職?zé)所在,也是價值所在。黨員干部要有發(fā)現(xiàn)機(jī)遇的眼力,更有主動出擊的魄力;有化解風(fēng)險的能力,更有直面風(fēng)險的勇氣;要事必躬親、精益求精,更要撫躬自問、聞過則喜。
以“愿得此身長報國”的剛正鞠躬盡瘁,行忠誠萬里。愛國是根植在胸的信仰,是長明于心的方向,是一個人的立德之源、立功之本,沒有家國護(hù)佑,談何追逐理想?從孩提一筆一畫寫下“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”到游子低吟淺唱著“我的中國心”;從1921年點亮晨光的“東方紅”到1964年掀起塵浪的原子彈。細(xì)數(shù)時光的刻印,我們中華民族從來不缺精忠報國的人:汶川地震有千萬同胞仗義疏財,共克時艱;疫情期間又有萬千志愿者前仆后繼,奔赴一線。愛國是中華民族千年激蕩的主旋律,它曾奔涌在汨羅江里,盤旋于零丁洋中,如今又在每個人的心中奏響。生于中華,長于中華,便自當(dāng)忠于中華——對國忠誠,磨煉過硬本領(lǐng),實現(xiàn)全面發(fā)展,為家國效力,為盛世添彩;對黨忠誠,不斷深化理論學(xué)習(xí),鍛造堅定政治品格,以實際行動詮釋向黨紅心;對民忠誠,心系人民群眾,情滿千家萬戶,做好一點一滴的為民事實,匯成國泰民安的磅礴江流。
三萬里,是無數(shù)人現(xiàn)實和理想的距離,但只要心有“長安”,便不畏浮云蔽目。新時代孕育新理想,新理想呼喚新作為——忠誠愛國,將“小我”融入“大我”之中;信心滿懷,以昂揚的精神擁抱困難坎坷;砥礪奮進(jìn),認(rèn)真走出每一步“實干”的腳印,理想之舟終會飛越萬重山水,我們黨員干部也終會奏響新一代的逐夢詩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