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訊員 葉妍
某村民活動中心掛滿各種各樣的牌子,數(shù)一數(shù)竟有十幾塊之多。村干部說這還不是全部,辦公樓里面還有不少單位部門要求掛的牌子。至于為何要掛這么多牌子,村干部說,上級單位在各類示范村創(chuàng)建工作和考核中,不僅要有工作牌子而且要求制度牌子上墻是一項硬性要求,否則考核就難以通過。
類似的現(xiàn)象還有,隨著時代發(fā)展,智能手機的普及應用,形式主義還產(chǎn)生了新的表象,有些本應為了更好推動工作的創(chuàng)新卻成了新的負擔。有的干部手機上QQ工作群、微信工作群加起來幾十個,消息不斷,如果翻看不及時容易錯過重要通知。有的微信工作群成“秀場”,無論做什么工作都要拍照展示。有干部反映,每天花在回復處理各類微信群上的時間少則半個鐘頭、多則個把小時。一些地方為了提升工作效率,推出各類政務APP,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變了味。有的地方競相比拼,甚至層層攤派,縣里給鄉(xiāng)鎮(zhèn)下任務,鄉(xiāng)鎮(zhèn)給村里下指標,簡單地將各項APP安裝率列入考核內(nèi)容,對投入使用效果并沒有深根細挖,讓其發(fā)揮真正應有的作用。
事有度,過猶不及。“牌子滿墻”、“轟炸式消息”、“多元化APP”……出發(fā)點都是為了方便群眾辦事,更好地服務群眾,但過多過濫的依托則遠離了這一本意,浪費資金不說,還耽誤基層干部為民辦事的時間和精力,更損害基層單位的形象和公信力。這些情況,看似新表現(xiàn),實則老問題,形式主義問題表現(xiàn)在下面,根子其實在上面,與政策導向和工作指導有關(guān)。上面不考慮客觀條件,輪番轟炸、層層加碼,下面就會左右為難、被動應付、變通處理;上級領導干部好大喜功,隨之而來的注水數(shù)字、形象工程、虛假政績就會源源不斷;上面評價工作偏重于“形”,忽略了“實”,下面就會夸夸其談,弄虛作假。
“少點套路,多接地氣”,各種牌匾、工作群、政務APP也應如此,必要則裝,當減則減,還基層干部更多干實事的時間,不要讓干部“從人民公仆,變成‘手機奴仆’”。這是基層干部的共同心聲,何嘗不是人民群眾的共同心聲。為基層減負,就要實事求是、科學評判,摘掉掛滿墻的“形式主義”,讓保留的每一塊牌子、每一個工作群都名副其實、發(fā)揮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