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國慶檔,最火的電影無疑是《羞羞的鐵拳》,票房已接近15億。10月8日、9日,電影的主演艾倫來廣州上演同名舞臺劇《羞羞的鐵拳》。在已經(jīng)被電影“劇透”的情形下,10月8日晚的上座率依然達到了九成五?梢哉f,話劇和電影互相成就。此前,導演宋陽坦言電影版和話劇版的差別在50%以上。事實上,有既看了電影又觀看了話劇的觀眾表示:兩個版本的人物關系、故事橋段都有不同。
策劃:徐暉
文/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素芹
《羞羞的鐵拳》,
電影成了話劇的好“路演”
前晚,舞臺劇《羞羞的鐵拳》在友誼劇院爆笑上演。開演前,是開心麻花一貫的暖場互動表演。主持人帶著三個自告奮勇上臺的觀眾表演了一段“尬舞”后,問道“你們看過電影了嗎?”有兩人表示“看過!
舞臺劇《羞羞的鐵拳》海報
前日,電影《羞羞的鐵拳》上映9日票房已經(jīng)達14.75億元,為國慶檔的最大贏家,其話劇版依然吸引了眾多觀眾。當晚,劇場的上座率達到九成五。
此番開心麻花放出大招,話劇《羞羞的鐵拳》全國巡演于9月28日在北京開啟,途經(jīng)成都、重慶、廣州、深圳、武漢、青島、天津、哈爾濱、沈陽,10個城市,共22場演出。同時,電影《羞羞的鐵拳》于9月30日正式上演,觀眾能在電影院和劇場同時看到艾倫。
《羞羞的鐵拳》電影熱映,話劇熱演。因為電影的傳播效應,似乎電影成了話劇最好的路演。不少觀眾就是因為電影而走進了劇場。
不過,話劇《羞羞的鐵拳》其實在2015年春就已經(jīng)上演,是當年開心麻花舞臺劇票房冠軍。當年3月,《羞羞的鐵拳》在廣州和北京同步上演。所以,一些觀眾也是因為看過話劇才走進了影院。就像前晚話劇演出結束后,有觀眾在離場時和同伴如此交流:“我們哪天也去看下這部電影吧!闭玳_心麻花影業(yè)老總劉洪濤所言:一開始做電影,麻花的目標觀眾就是話劇觀眾,只要這批觀眾去看,就能帶動口碑,不怕“自來水”不到。
同一個IP,電影與話劇相互成就。2012年底,開心麻花來到廣州,開始在友誼劇院駐場演出,上座率漸漸上升到八成多。但是,自2015年秋大電影《夏洛特煩惱》熱映后,上座率直線飆升逾九成。開心麻花廣州負責人黃仁志在接受廣州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:“看了電影之后,不少人才知道開心麻花原來是做舞臺劇的。”
差別50%以上,電影版、話劇版有何不同?
《羞羞的鐵拳》,話劇版和電影版相比,人物關系、故事橋段都有不同,導演宋陽坦言兩個版本的差別在50%以上,“雖然做話劇的同時就有拍電影的想法,劇本架構、故事感覺也按著電影在準備,但兩個版本差別很大,基本上都變了。”
比如在人物設置上,話劇版本中,把艾迪生帶上山的是他的師傅,一個類似于“瑛姑”的人物,和卷簾門的副掌門有一段往日情。而艾迪生和馬小,也是在拳賽決戰(zhàn)之前就互換回了身體。
電影《羞羞的鐵拳》海報
相比較電影,話劇版的語言“包袱”更多一些,而“只洗襪子不洗腳”這樣的梗,觀眾也很受用。
其次,因為話劇舞臺觀眾對于合理性的寬容度較高,所以話劇的舞臺效果會更夸張一點。話劇演出的2個小時中,演員只要在臺上,他的一舉一動便始終在全場觀眾的目光之中。所以,艾倫在舞臺上表現(xiàn)出的被換了身體后的“馬小”,舉手投足、言語腔調,更加的女生氣,F(xiàn)場“笑果”就更好。
另外,話劇版的互動感更強。艾迪生和馬小在卷簾門,從在高速公路上發(fā)廣告中鍛煉速度,這一點在話劇舞臺上難以表現(xiàn)。不過,話劇版安排主演和卷簾門的門徒一起到觀眾席給觀眾發(fā)廣告,這種方法可謂四兩撥千斤。
而電影的優(yōu)勢也很明顯。比如上山學藝,考驗耐力的“熬鷹”以及“紅鯉魚綠鯉魚與驢”這些環(huán)節(jié),舞臺上是沒有的?催^電影的觀眾,也表示決戰(zhàn)中艾迪生最后的反轉勝利在舞臺上顯得太輕而易舉,這也是因為電影更容易處理“打戲”,電影的視覺化優(yōu)勢能更好地展現(xiàn)這些環(huán)節(jié)。所以電影中,學藝過程中的三招技能以及拳賽中對這三招技能的使用都“很燃”,最后的拳賽也非常地“大片化”。
話劇改編電影,成功秘笈在哪里?
《羞羞的鐵拳》,已經(jīng)是開心麻花第三次將話劇改編成電影。2015年,根據(jù)開心麻花同名話劇改編的《夏洛特煩惱》創(chuàng)造了14.4億元的票房;2016年,根據(jù)至樂匯同名話劇改編的《驢得水》,獲得1.7億的票房。連續(xù)三部沒有明星、沒有知名導演、沒有宏大制作的“三無”電影均取得了成功,這和開心麻花十余年在話劇領域的深耕細作分不開,也讓人看到了話劇改編電影的明顯優(yōu)勢。
首先,《夏洛特煩惱》《驢得水》《羞羞的鐵拳》的話劇都已經(jīng)演了成百上千場,劇本、臺詞都經(jīng)過了無數(shù)次的錘煉、潤色和修改,那些好笑的橋段和“包袱”都是經(jīng)過了無數(shù)次劇場觀眾的檢驗,能留下來的自然都是“笑果”非凡的精華。這樣的“包袱”埋藏在電影中,自然很容易吸引觀眾。
其次,主創(chuàng)也基本沿用話劇的原班,從導演到主演。演員們演話劇也是很多場了,對這個戲已經(jīng)非常熟悉,演技也不斷被淬煉過了,因此在演電影的時候也就游刃有余。而導演在從話劇到電影做“減法”的過程中,也就胸有成竹。
不過,既然話劇已經(jīng)演過那么多場,難免會有很多看過話劇的觀眾知曉故事情節(jié),因而會對電影失去興趣。在此情況下,電影在改編時,也就需要創(chuàng)新出不同的情節(jié)、臺詞和橋段。這也是為什么,導演宋陽強調《羞羞的鐵拳》話劇版和電影版差別甚大。
頭評
新瓶裝舊酒 還是老酒新釀
文/張素芹
開心麻花連續(xù)三年三部電影,都獲得了成功。將話劇改編成電影,是新瓶裝舊酒,還是老酒新釀,其實就在一線之間。
今年3月,至樂匯話劇《驢得水》在廣州上演,借著去年同名大電影成功的東風,兩場演出一票難求。我和一位編劇朋友同去觀看。這部黑色幽默十足的話劇,讓人在大笑之后陷入悲涼。我說這是一部難得的好劇。編劇朋友卻說:可能我以前看過電影,所以沒有太多驚喜。
在“看過”這個故事后,觀眾的要求自然會更高。這種情況下,電影如果只是簡單地新瓶裝舊酒,顯然是難以吸引觀眾的。
好在,無論是《驢得水》還是《羞羞的鐵拳》,在改編成電影時,雖然也被質疑舞臺感強,電影感薄,但都在努力地將老酒新釀。
整體主線是一致的,故事結尾也是一樣的,不同之處在于人設和細節(jié)上,這在很多時候也是根據(jù)舞臺與銀幕這兩種不同的藝術載體來調整的。所以,我們在舞臺上看到的,更多的是黑色幽默、是喜感,在銀幕中看到的,更多的是人物、是人性。
最終,同一IP的話劇和電影,帶給我們的視覺感受和心理余響,都會有那么一些不一樣。
老酒新釀,這不光是介于兩種不同藝術載體的客觀需要,更應該是主創(chuàng)內心的主動追求。